- 2025
- 2024
- 2023
- 2022
- 2021
- 2020
- 2019
- Jan
- Feb
- Mar
- Apr
- May
核心區商舖租務稍有好轉,投資者亦把握時機放租。美聯旺舖高級營業董事吳錤溱表示,獲委託獨家代理旺角彌敦道701號番發大廈地下B至F舖、以及1樓全層事宜,地下面積約1,337方呎,1樓面積約3,280方呎,商舖面積共約4,617方呎,意向月租約34萬元,折合每方呎約73元。
吳氏表示,是次舖位位處單邊位,並設廣告位。據悉,商舖過去由大型銀行租用,交吉後業主已經將天花、牆身以及地面進行翻新。資料顯示,上述物業由有「台灣張」之稱的投資者張彥緒持有,於2008年「一炮過」1.45億元購入番發大廈地下至2樓,總面積8051方呎,平均呎價1.8萬元。
來源:明報
高力香港企業客戶服務主管顏慧萍表示,認同政府停售商業地,此舉預留空間讓市場消化商業樓面現有供應及穩定市場信心。現時寫字樓空置率仍然高企,甲級寫字樓空置率於2025年1月達約17.1%,相等於約1,420萬方呎的樓面。
該公司香港估價及諮詢服務高級董事曾展鵬則指,樂見政府推遲洪水橋/厦村新發展區市中心商業用地的原址換地完成期限,讓發展商有更多時間去評估該區發展潛力及風險,亦令政府有時間去重新檢視洪水橋土地用途。同時,預算案中政府推出多項與創新科技產業相關的政策及措施,有助推動及支持產業發展,冀能以產業先導方式發展北部都會區。
高力估價及諮詢服務高級董事及融資評估主管侯志港稱,預算案公布未來5年私人房屋供應數字為約8萬個,與往年不少於8萬個較為保守,相信是考慮到現時的庫存壓力。
該行香港資本市場及投資服務主管翟聰表示,政府擴大家族辦公室稅務寬減適用範圍,這將吸引更多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並帶來資金流入;有望刺激高端住宅及商業物業的需求,同時外資的加速進入將推動本地商業房地產市場的成交額的復蘇,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。
來源:Money18
新世界發展發言人表示,歡迎政府最新發表的《財政預算案》,減輕市民置業時的財務負擔,有助用家「上車」,對樓市起正面作用。
同時,亦支持政府提速發展「北部都會區」,創造更多經濟活動及就業機會,為香港帶來更蓬勃的經濟新機遇。集團在區內持有1,400萬方呎土地儲備,不少位處優質地段,並積極引入央企、國企合作發展,加快釋放區內農地的價值,進一步提升整體發展潛力。
來源:明報
對新財政預算案出台,會德豐地產副主席兼常務董事黃光耀表示,歡迎財政預算案放寬印花稅收費,減輕置業成本,幫助更多年輕人及用家上車,有助推動置業階梯,激活換樓鏈。料集團旗下項目將受惠。
此外,預算案公布加速北部都會區建設,將加強發展商投資「北都」的信心,同時令創科、新興產業加快落戶區內,帶來更多工作、住屋需求及經濟活動。
他表示,會德豐地產一直對「北都」發展有信心,古洞站旁項目有望今年推出,第1期涉457伙,集團會運用打造新社區的經驗,推動「北都」發展。
對「啟德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」將於今年內招標,勢令區內配套全面升級,而集團於區內有多個項目,將受惠於此重點基建,加上體育園將開幕,進一步提升區內潛力。
另預算案公布,考慮將部分商業地轉作住宅發展,黃認為,此舉能提供更多住宅地皮,助年輕人、用家安居樂業,而且令土地用途更具彈性,集團對此表歡迎。
來源:明報
紀惠集團近月拋售多個物業,其中作為集團自用、作為總部的灣仔新銀集團中心26樓全層,面積約7388方呎,望海景,最新以約7757萬元售出,呎價約10500元。資料顯示,紀惠集團於2003年以1,880萬元購入該物業,現帳面獲利5877萬元或3.1倍。
不過,若對比同廈成交,一個面積相同的低層單位,曾於2022年以1.55億元售出,呎價高達20980元,換言之,現時紀惠售出物業之成交價,較高位大跌約5成,並為2011年後的約14年新低。
來源:明報
中原(工商舖)工商部表示,沙田石門京瑞廣場1期單號地舖,建築面積約960方呎,獲中式小炒店承租,成交月租約11.2萬元,呎租約116元。
該舖舊租客為港式麵檔,自2018年起進駐該舖,當時月租約12.8萬元,與最新成交相比,月租回落約12.5%。
上述舖位位處京瑞廣場核心地段,屬龍頭大單邊設計,正對石門地鐵站出口,適合餐飲經營。
來源:信報
來源:Money18